10月28日,由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及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装备制造教材研究)承办,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协办的2025年度职业教育装备制造大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成功举办,并通过腾讯会议、“智慧职教”视频号同步网络直播。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郑丽梅主任、我校校长刘畅、副校长周庆元出席活动,线上1800余人观看,实现了广泛的辐射与共享。会议由我校副校长周庆元主持。 

    本次备课会以“深化课程教材思政建设,培育制造强国技术人才”为主题,包括专家领学、说课展示、点评研讨三大环节,旨在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说课展示和专家点评,推动装备制造类课程思政与教材一体化建设。
    开幕式上,刘畅校长在致辞中对各位领导、专家、院校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谢意。她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思政育人体系构建、课程思政建设中取得的主要成效等。指出本次备课会既是一次政策的精准解读,也是一次教学的深度切磋,更是一次育人初心的集体淬炼。期待通过权威的政策解读、顶尖的专家引领和6门核心课程的鲜活展示,能共同探索出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如盐在水”般的融合之道,为全国装备制造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务实、管用、可复制的样本。
    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郑丽梅主任强调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及实施路径,指出应在总结前期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交流互建、拓展思路、深化内涵,推动装备制造大类课程思政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用有温度有深度的教育,为装备制造业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和制造强国建设筑牢根基。
    专家领学环节,广东省职业教育研究院长陈桂林教授作了题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政策与实践——有效推荐课程思政在课程中“落地生花”》的报告。陈教授从对时代背景、课程思政政策进行了深度解读,对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结合实践案例诠释了如何让课程思政“落地生花”。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周斌教授作了题为《数字化背景下专业数字教材建设与课程思政设计》的报告,他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教材建设平台取得的教材建设成效,接着着重从审视数字教材建设的时代必然性、把握数字教材建设的关键攻坚点、探索数字教材建设的实践路径三个方面作了详细汇报。
    在说课和教学展示环节,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赵明威教授、济南职业学院商义叶教授、杭州职业技术大学王正伟副教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梁娟副教授、江西职业技术大学段慧云副教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崔柏伟教授等分别代表教学团队对《数字化精密制造技术》、《机械制图》、《电梯检测技术》、《光通信网络组网与维护》、《工业产品三维数字化智能检测》、《冷冲模设计》课程进行了精彩展示。专家点评阶段,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梅创社教授、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邱葭菲教授等两位专家针对各团队的展示进行了细致的专业点评。


    最后,周庆元副校长对此次集体备课会做重要总结。他指出,思政元素并非“附加题”,而是专业课程的“内在灵魂”;教材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集体备课是提升思政育人实效的“加速器”。通过专家引领、跨校协作,才能让思政元素从“零散挖掘”迈向“系统设计”,从“经验分享”升级为“模式输出”。并提出倡议:以“政策为纲”,深入贯彻教育部“课程思政集体备课”要求,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以“教材为基”,共同参与国家规划教材修订,让每一本教材都成为“思政育人的载体”;以“团队为桥”,跨校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团队,共享资源、共研教法、共育人才。
    举办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重要指示精神的创新举措。全国职业教育装备制造大类专业将立足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践,更加紧密结合行业发展新趋势,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与路径,强化示范引领与资源共享,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