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来自2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欢聚一堂,浸式解锁“听传说、品美食、赏非遗”的中秋体验,在团圆暖意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活动以生动的双语解说拉开帷幕。中外师生围坐一堂,循着嫦娥奔月的浪漫传说、吴刚伐桂的经典故事,共同探寻“月圆人团圆”背后承载的家国情怀与文化密码。随后,两位留学生代表声情并茂地朗诵《水调歌头》。尽管汉语发音尚带着些许青涩,但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将思乡情愫与中秋意境传递到每一位听众心中,现场掌声此起彼伏,中外文化的共鸣在诗词声中悄然升温。
活动中,师生们一边品尝月饼等美食,一边体会“中秋四味“的吉祥寓意—— 月饼象征团圆、桂花糕寓意甜蜜、坚果代表丰收、清茶承载思念,让留学生在味蕾享受中读懂中秋的文化内涵。
非遗皮影戏环节无疑成为整场活动的“高光时刻”。三尺白色幕布前,一盏暖灯点亮,留学生与中国同学组成的“临时剧组”,共同演绎经典神话《嫦娥奔月》。表演结束后,留学生们纷纷涌到幕布后方,好奇地拿起皮影道具,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操纵。 来自突尼斯的妲美丽体验后,对皮影戏的匠心技艺赞叹不已,深刻体会到“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的非遗魅力。
在“文化分享会”环节,留学生纷纷将 团圆思亲这个话题延伸到自己的家乡文化:突尼斯的的“开斋节”,塔吉克斯坦的“纳乌鲁斯节”…… 不同文化的团圆故事在教室里交融碰撞,欢声笑语不断。
本次活动,让留学生们从“初识中秋”到“深度品味中秋”,更在皮影戏的光影流转中触摸到中华非遗的匠心与智慧。合影的镜头里,不同肤色的笑脸在暖黄灯光下绽放,不同语言的祝福在空气中交织,共同定格下这份跨越国界的中秋记忆。
(供稿:叶娜;审核:尚德强)




